最近幾個月,三星電子的日子過得有些艱難。據日前發佈的第三季度業績預告,該公司營收將為47萬億韓元,低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的50.9萬億韓元;運營利潤可能降至4.1萬億韓元(約合38億美元),低於市場分析師平均預計的5.6萬億韓元。
  業內人士表示,在過去的5年間,三星、蘋果都是憑藉智能手機,在全球市場上風生水起。可以說“手機強、企業贏”。手機這個現代社會的剛需消費品,憑藉著巨大的出貨量,可以將一家公司一舉捧上商業的神壇。但在5年後的今天,像三星、蘋果這樣憑藉智能手機上位的企業,已經迎來了發展的拐點。
  以三星為例,由於手機銷售份額正在一點點的被後來者蠶食,同時,新的業務突破點尚未清晰明朗,三星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年裡進入“吃老本”的狀態,直到出現新的突破點,讓三星再次煥發出全新活力,否則緩慢前行的狀態很難改變。
  對三星來說,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穩住手機市場份額,同時努力尋找全新的突破機會。但這兩項任務都顯得異常艱巨。
  穩住手機份額
  雖說目前,三星仍可憑藉著高達25.2%的份額,傲視全球手機市場。但這一霸主地位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挑戰,尤其是在中國。
  在中國,誰才是真正的手機銷量第一,貌似已經找不到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權威答案。Canalys數據稱小米以1499萬台的銷量成為中國市場的NO.1;IDC數據認為聯想是第一;易觀智庫發佈的報告則顯示三星依然是中國市場份額第一。但顯然,三星已不具備絕對的領先優勢。
  國產手機叫板三星,之前這是無法想象的事。為何今天,中國竟能無數次上演出屌絲逆襲的好戲?三星又該如何穩住關乎生計的移動終端業務?
  “這不好說,因為三星在中國沒有神話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,因為它就坐在全球手機生產基地上。”某國產手機廠商高層稍顯自豪地說。
  這樣的觀點不無道理,在中國似乎是個人就能造手機。聯想可以、酷派可以、小米可以。教英語的羅永浩可以、做軟件的美圖可以、就連畫漫畫的暴走漫畫都能進來一起玩。
  深圳華強北的一家手機代工企業負責人說:“只要你願意,100萬1條生產線,明天就把你的名字印到手機上,外觀和三星Note3基本一樣,這就是你的品牌了。”
  這就是中國,每年3億元部中低端產品市場需求的颱風口,似乎只要是台智能手機,便宜就能在中國賣出去。所以說,國產品牌手機銷量超越三星,這一點都不足為奇。
  三星憑什麼能夠在中國穩住手機業務?答案在利潤上。總有那麼一撮消費者是真正關乎品質的,你要給他們一如既往的高品質享受,哪怕價格貴一點,而這正是三星最有力的競爭武器。
  攪局者的真心話
  “你不能拿我們和三星、蘋果這樣的頂級廠商比較,三星的AMOLED屏幕是獨特的專利技術,我們在供應鏈上已經選擇了最頂級的供貨商,但和三星沒有可比性。”鎚子手機CEO羅永浩在與手機評測人王自如的公開辯論中,這樣解釋了王自如提出的手機屏幕漏光問題。
  自從老羅步入手機領域以來,揭示了一個又一個行業內幕。讓我們瞭解到,市場上所謂的手機功能,不外乎都是源於供應鏈上的配件提供商推出的技術創新,真正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自主創新,並有足夠的能量控制供應商一起設計出完美產品的廠商,似乎只有三星、蘋果。
  來自全球三大資訊提供商之一的湯森路透公司公佈的《2014年創新現狀》報告顯示,三星電子2013年申請手機相關專利2179項、半導體材料及工藝相關專利1362項、SM卡相關專利245項,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數居全球第一。這些硬功夫是供應鏈思維的國產叫板者無法比擬的。
  此外,能夠設計出完美的手機產品,並不代表能夠量產出同樣完美的消費品。二季度在中國和三星叫板的小米,出貨量僅為1499萬台,與此同時,三星則向全球的粉絲們生產了高達7430萬台不同型號的手機,這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的。
  國產品牌“饑餓營銷”的無奈
  我們都知道,小米在用“饑餓營銷”的方式賣手機。所謂量出為入,有需求再生產,這樣的說法背後暴露出的是國產品牌的些許無奈。誰不想有多少賣多少,痛痛快快的賺個盆滿缽滿?
  反觀三星,每年上億部手機產量顯得如此輕鬆愉快,貌似是要多少台就有多少台,這一點仿佛連蘋果都做不到如此灑脫。
  為什麼富士康可以為全球造出數以億計的蘋果,卻不能讓中國消費者痛痛快快的買上幾千萬台小米?
  在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創新與品牌策略總監郭小言看來,這源於中國產品創新能力中缺失的重要一環“DFM”(designformanufacturing)——量產可行性設計。
  她舉例說:“產品設計可以天馬行空,但生產時不一定都能實現!在產品生產時,結構工程師發現產品散熱有問題,需要改變電路板;電子工程師又說不行,否則找不到合適的元件;外殼供應商又說,這樣的內部設計讓外殼製造變的異常複雜,可能降低成品率;成本工程師說,這一切讓成本增加了30%,追加的預算從哪來?”
  當你拿起一臺擁有獨特功能和不同於國產手機品質的三星手機時,可以想象一下,如此複雜的工程量,加上如此龐大的製造量,這些企業硬實力優勢,是不可能在短時期內被模仿的。所以客觀地說,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只可能被稀釋,其領先地位則很難被撼動。
  當然,這樣的優勢並不足以養活三星一輩子,它註定會被下一次革命性創新徹底顛覆,唯一的出路還是自己尋找新的突破點。
  新的突破點
  眾所周知,智能化的概念已經逐步變成一個龐大到難以想象的商業價值。幾乎所有人都在努力投入這一領域。智能汽車、智能家電、智能手錶……知名商業評論家吳伯凡還曾大膽地預測,在未來100年內,傳統意義上的“生物人”將消失,各種植入式智能設備可能為人類帶來一次難以想象的“體外進化”。
  在智能化的道路上,唯一可以想象的入口就是智能手機,而智能家電、智能汽車等則是模塊化的功能平臺。如此看來,三星的優勢已經明顯到把蘋果甩開了幾條街。
  三星在家電領域已經獲得了空前的市場成功,電視、冰箱等多個品類都已登上了全球第一的王位。配合智能手機入口優勢,只要將這些模塊通過某種平臺型軟件系統粘合到智能手機上,則可創造出難以估量的商業價值。
  三星正在醞釀這樣的變革。最近,三星已經收購了智能家居初創公司SmartThings,從而成為開創智能家居及消費物聯網開放平臺的領導者。在三星資源的支持下,SmartThings有望繼續加快發展速度,成為一個真正開放的生態物聯繫統。三星將對產品開發者及合作伙伴實行開放政策,通過SmartThings平臺為物聯網創造更多激動人心的體驗。
  在近期的2014柏林消費電子展上,三星電子宣佈了對智能家居平臺的進一步擴張。新服務和產品將專註於提升居住安全及能耗管理等,並可滿足住址定位識別及通過語音進行操縱。在11月11-13日於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三星開發者大會上,更多具體細節也將正式發佈。
  對於未來,我們只能猜測。對於三星的未來,我們不能僅憑一兩張財務報表就往下斷言,往後的三星帝國將何去何從,只能讓時間來揭曉答案。  (原標題:“後手機時代”的三星帝國如何領航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v08cvsy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